第583章 其修远兮(1/2)
省厅督察总队总队长办公室内,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,在光洁的地板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条纹。空调低声运转着,却驱不散空气中那份无形的凝重。
郑国涛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,他注视着坐在对面的许阳,目光中带着审视,也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欣赏。
“许副总,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,”郑国涛终于开口,声音沉稳,带着一种身居高位者特有的从容,脸上是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,“这件事情急不得。我知道我们督察的工作方式,在某些方面确实还有改进的空间,但是,”他话锋微顿,语气加重,“还不是现在。内部的稳定、同志们的情绪,以及我们目前面临的复杂局面,都需要我们更加审慎地把握节奏。”
这番话既是对许阳建议的回应,也是一种委婉的拒绝,更是一种试探。他想知道,这位从刑侦一线交流过来的干将,是仅仅凭着一腔热血,还是真的有更深层次的思考。
许阳静静地听着,脸上依旧是一副平淡如水的表情,仿佛郑国涛的回应早在他的预料之中,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建议被搁置而流露出失望或焦虑。他端正地坐着,肩背挺直,那是长期一线工作养成的习惯,即使在相对宽松的督察总队,也未曾改变。
“嗯,郑总,您心里有数就行。”许阳微微颔首,语气平和,听不出任何情绪波澜,“我只是把我这些天在总队看到、听到、感受到的一些具体情况,结合我过去的经历,向您做个汇报。”他稍作停顿,用征询的目光看向郑国涛,“郑总,要是没事,我就先下去了,手里还有几个信访件需要跟进。”
许阳说完,作势欲起。他的动作不疾不徐,显得沉稳而有分寸。
“许副总。”
就在许阳的手即将触碰到门把手时,郑国涛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许阳的动作微微一顿,那短暂的凝滞仿佛只有零点几秒,随即他自然地转过身,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疑惑,看向重新靠回椅背的郑国涛。
只见郑国涛双手交叉放在桌上,身体前倾,目光变得锐利起来,他沉吟了片刻,似乎在斟酌词句,然后才缓缓开口,“如果……按照你的思路来,你会怎么做?”
郑国涛的这个问题抛得有些突然,也带着明显的考校意味。它不再仅仅是关于工作方法的探讨,更像是在探寻许阳处理复杂问题的底层逻辑和魄力。
办公室内的空气似乎因为这个问题而再次凝固。许阳没有立刻回答,他站在原地,目光与郑国涛对视着,眼神清澈而坚定。
许阳毫不犹豫开口,声音不高,却字字清晰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:
“郑总,我们督察,有时候会陷入一个误区。面对内部可能存在的问题,我们习惯‘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’,像医生对待慢性病人一样,希望通过一次次的调查、谈话、提醒,来慢慢调理,期望机体能自我修复、逐渐好转。”他微微摇头,“但对于某些已经形成痼疾、甚至滋生腐败的问题,这种温和的方式,可能反而会贻误时机,让问题在暗处滋生蔓延。”
他停顿了一下,仿佛在积蓄力量,随后语气变得更加坚定:“我的想法是,对于确凿的、严重的违纪违法问题,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当‘保健医生’。必要的时候,要敢于做‘外科医生’,看准病灶,就要敢于下刀,大刀阔斧,切除毒瘤。在原则问题上,绝不姑息,绝不手软。唯有如此,才能震慑歪风,肃清流毒,才能真正保护绝大多数干净干事的同志,也才能真正维护我们警察队伍的纯洁性和公信力。”
这番话,许阳说得不急不缓,却自有一股凛然之气。他没有提出具体的方案,却清晰地表明了一种态度,一种决心。
郑国涛听完,脸上没有立刻表现出赞同或反对,而是陷入了更深的思考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的边缘,目光变得幽深。许阳看到郑国涛这个表情,知道自己的话已经起到了作用,便不再多言,轻轻拉开办公室厚重的大门,身影消失在走廊的光影里。
从郑国涛的办公室离开以后,许阳径直回到了自己位于走廊另一端的副总队长办公室。
相比于郑国涛办公室略显威严厚重的风格,许阳的办公室要简洁许多,书架上除了必要的法规文件,还摆放着几本刑侦理论和犯罪心理学方面的书籍,昭示着主人不同的职业背景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