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玄幻魔法 > 剑影书迷之宝藏寻踪 > 第453章 迷雾星域的新芽与共生的变形

第453章 迷雾星域的新芽与共生的变形(1/2)

目录

阿明带领的星尘小队在迷雾星域扎根半年后,传回了令人振奋的消息:新共生树的幼苗不仅存活,还演化出能吸收“时空褶皱能量”的变异根系。这些根系像银色的触须,缠绕在星域特有的“虚空白洞”边缘,将原本混乱的能量转化为稳定的“星雾之力”,不仅解决了当地文明的能量危机,还让星尘生物学会了在褶皱中安全穿梭的新技能。

“这是共生的‘变形’。”阿明在全息报告中展示着变异树苗的影像,它的主干仍保留着星核树与星网母树的特征,枝桠却呈现出螺旋状的扭曲,叶片上的星纹随时空褶皱的频率闪烁,“它没有固守平衡原点的形态,而是主动适应了迷雾星域的规则,这种变形不是失衡,是平衡的新表现。”

报告在联盟引发热烈讨论。老派代表对这种“失控的变异”充满警惕,认为变异根系可能破坏时空褶皱的稳定性,最终反噬整个星域;年轻的探索者则兴奋不已,主张深入研究变异机制,将其应用到其他特殊星域的开拓中。

阿木特意前往平衡原点,将报告中的影像投射在新共生树的树干上。树身的低语突然变得高亢,枝桠上的记忆光果纷纷坠落,在地面组成一幅动态图谱——图谱显示,联盟历史上所有重要的共生突破,都伴随着类似的“变形”:星核树在宇宙边缘长出黑白脉络,星网丝线与信念符文融合成共生材质,甚至星尘生物从透明到灰黑再到纯净的演化,本质上都是适应环境的变形。

“变形是共生的生命力所在。”阿木指着图谱中星核树的变异节点,“如果它固执地保持初始形态,早在遭遇虚空风暴时就已枯萎。迷雾星域的新芽告诉我们,平衡不是僵化的模板,是能在任何环境中找到共生支点的弹性。”

联盟最终决定成立“共生变形研究组”,由阿明担任组长,老派代表提供风险评估支持,共同探索变异树苗的奥秘。研究组发现,变异根系能分泌一种“时空调和液”,这种液体含有星核树的平衡之力与迷雾星域的原生能量,既能稳定褶皱,又不破坏星域的自然规则,恰如两种文明在差异中找到的共生密码。

当地的“雾隐族”——一个由半透明能量体构成的文明,起初对变异树苗充满敌意。他们的祖先曾因外来文明的强行改造差点灭绝,对任何“外来植物”都保持着本能的警惕。直到一名雾隐族孩童误闯星尘小队的营地,被变异树苗掉落的星雾之力包裹,原本因能量紊乱而濒临消散的身体竟重新凝聚,他们才开始放下戒备。

“我们害怕的不是共生,是被同化。”雾隐族首领的能量体在树苗前躬身行礼,他的身体因吸收了星雾之力而变得更加凝实,“但这棵树证明,外来者可以与我们共存,而不是取代我们。”

雾隐族开始主动参与树苗的培育。他们教星尘小队识别时空褶皱的危险区域,用自身的能量引导变异根系避开虚空漏洞;星尘小队则将共生符文的基础原理传授给他们,帮助雾隐族建立起能自主调控星雾之力的“雾网”。三个月后,雾隐族的聚居地与星尘营地连成一片,孩童们在变异树苗下追逐嬉戏,雾隐族的能量体与星尘生物的光流交织成网,构成一幅独特的共生图景。

研究组的另一个重大发现,是变异树苗的果实能稳定星尘生物的跨维度能力。以往星尘生物在时空褶皱中穿梭时,常因能量波动导致记忆光粒流失,而服食果实后,它们的光流变得异常稳定,甚至能携带雾隐族的能量体穿越到平衡原点——这意味着两个星域的文明终于能实现直接交流。

“共生变形的终极意义,是打破环境的隔阂。”阿明在给联盟的汇报中写道,他附上了雾隐族首领第一次踏上平衡原点的影像:首领的能量体在永恒之光中舒展,与新共生树的枝桠产生共鸣,两者的能量波动融合成全新的频率,“当生命能在任何环境中找到共生的方式,宇宙就没有真正的‘禁地’。”

然而,新的挑战接踵而至。随着变异树苗的生长,它吸收的时空褶皱能量越来越多,导致迷雾星域的“虚空白洞”出现收缩迹象。雾隐族的智者发现,空白洞是星域能量循环的核心,过度收缩会引发连锁反应,最终导致星域本身的时空结构崩塌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